一家成立34年的老牌制造企业买股怎么加杠杆,两次冲刺主板IPO,五年间五次更新招股书,却仍卡在“已问询”阶段。
股权高度集中、IPO前大手笔分红、实控人曾涉行贿、业绩波动剧烈、依赖大客户、募投项目疑已建成。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创股份”)的上市之路,布满疑云。
父子持股超95%
实控人曾向当地落马官员送钱32万
资料显示,元创股份的前身是1991年4月成立的三门胶带厂。2006年6月,三门胶带厂整体变更为元创有限,2018年9月元创有限完成股份制改制。
早在2022年初,元创股份就冲刺A股IPO。彼时,公司递交沪市主板IPO申请,拟募资规模为5.35亿元。然而,就在上会前一天,2022年11月2日,元创股份突然撤回了IPO申请。
数月后,元创股份卷土重来。2023年6月,深交所受理了公司的主板首发申请,拟募资规模缩水至4.85亿元。排队超过两年,元创股份已五次更新招股书,完成两轮审核问询回复,当前仍处于“已问询”阶段。
成立超过34年,元创股份的股权高度集中。作为元创股份的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文杰直接持有公司82.27%股份,同时通过星腾投资(元创股份员工持股平台,王文杰为星腾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公司90.93%股份。同时,王文杰之父王大元也直接持有公司4.31%股份,二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5.24%股份。除了王文杰父子、星腾投资之外,六名自然人持有元创股份剩余股权。
不过,在招股书中,元创股份并未单独披露股权高度集中的风险。但在审核问询函中,监管部门重点要求元创股份说明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是否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如何防范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冲刺IPO之前,元创股份还曾多次大手笔分红,且王文杰存在向落马官员“送钱”的情况。
据元创股份披露,2020年和2023年,元创股份四次实施分红,合计派现4536万元,而这四笔分红中,至少有4309万元落入到王文杰父子二人口袋中。王文杰父子获得分红之后,主要用于购置房产、家庭装修、投资理财、家庭日常开支、子女学费等。
此外,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曾于2021年9月8日作出刑事判决。根据判决书,被告人董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共计约1846万元,判决董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等刑事责任。在本案中,元创股份的实控人王文杰向司法机关提供了关于其于2011年7月、2012年春节向董某赠送现金价值合计人民币32.8852万元的信息,董某曾为三门县委副书记、县长。
根据上述《刑事判决书》,被告人董某为元创股份在财政补贴等事项上谋取利益。但元创股份表示,相关项目的认定及补贴的发放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规定,不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形。
此外,元创股份在对于监管部门的问询中回复,台州市监察委员会于2022年10月25日出具《情况说明》,确认王文杰存在向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董某赠送现金的行为,但未谋取不正当利益,台州市监察委员会不就此案追究王文杰及元创股份的法律责任,目前也不存在针对王文杰及公司的调查或立案情况。
依赖大客户
超35%收入为赊销
两次冲刺主板IPO,元创股份还面临经营业绩波动的问题。
首次申报IPO时,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元创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9亿元、7.87亿元、10.4亿元,净利润9568.05万元、1.26亿元、9249.0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9125.08万元、1.12亿元、8474.4万元,盈利能力呈先升后降趋势。
根据元创股份最新披露的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1.41亿元、13.49亿元,净利润1.39亿元、1.78亿元、1.55亿元,扣非净利润1.37亿元、1.76元、1.5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58%、28.28%、22.75%,业绩再次先升后降。其中,2024年公司明显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降幅分别约为13%、14.6%。
对此,元创股份解释称主要是2024年公司部分主要原料采购价格上涨、产品成本有所增加以及公司基于市场竞争环境下调部分产品售价等因素影响所致。
不仅如此,元创股份的大客户依赖症依旧存在。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10%、46.56%、49.94%,其中来自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2.54%、18.83%、24.26%。
这种依赖带来了议价权的丧失和回款风险的增加。2022年至2024年末,元创股份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47亿元、3.55亿元、4.8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43%、31.09%、35.56%,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超过六成。
这也意味着,元创股份的营业收入中,有三成以上为赊账销售,且前五大客户欠款占比持续超过六成。
2022年至2024年末,元创股份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9248.97万元、4697.92万元、6483.42万元,逾期比例分别为20.71%、13.24%、13.52%。
尽管沃得农机是农业机械行业的龙头,但“国三”改“国四”排放标准切换对于沃得农机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沃得农机对元创股份的采购规模随之出现波动。
2023年和2024年,元创股份对沃得农机的收入同比分别变动-24.34%、52.25%。2022年至2024年末,元创股份对沃得农机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5亿元、1.51亿元、2.02亿元,占比分别为45.88%、42.42%、42.19%。
大客户采购需求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元创股份的业绩及回款状况,这也凸显出元创股份业务集中带来的潜在风险。
募投项目被指“已建成”
产能消化能力存疑
“国三”改“国四”排放标准切换,同时还影响到了元创股份的生产节奏。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元创股份的核心产品橡胶履带产能从60.93万条/年增长至67.94万条/年,产能增幅为11.51%。
但受“国三”改“国四”排放标准切换对农机市场需求造成短期抑制、公司降低生产排产节奏并加大对前期库存消化速度等短期因素以及产能计算方式等影响,2022年和2023年,元创股份的橡胶履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32%、71.90%,2024年回升至91.41%。
按照计划,元创股份IPO募资,将分别用于橡胶履带及履带板生产基地、技术中心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三大募投项目拟分别投入募集资金4亿元、2513.17万元、6000万元。其中,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橡胶履带55万条、履带板160万块产能。
在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未达到接近100%的水平、整体偏低,且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对大客户依赖较高的情况下,大手笔扩产之后,元创股份是否具备相应的产能消化能力?持续大手笔分红且分红款绝大部分落入实控人口袋中,元创股份再拟募资6000万补充流动资金,是否具有必要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IPO排队超过两年,元创股份的产能扩建募投项目似乎已经竣工。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在2021年,元创股份就已经取得了项目环评报告和建设用地。此后有第三方检测公告流出,元创股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于2021年8月通过了先行验收,验收规模为年产40万条履带、120万块履带板。项目审批规模为年产55万条履带、160万块履带板,恰好是公司IPO募投项目产出规模。
这份2024年4月的报告显示,元创股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已同步建成并正常运行”。
元创股份曾表示,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先行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对上述部分项目进行投入。
尽管元创股份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上述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但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末,元创股份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9271.78万元、1.5亿元、2583.81万元,均主要为元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由于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各报告期内,元创股份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3468.41万元、3268.29万元、1.62亿元,公司称主要是滨海新城厂区陆续新增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持续增长。
截至2024年末,元创股份的固定资产为5.06亿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金额占比分别为65.97%、29.37%,固定资产成新率为69.98% 。
从沪市主板临上会前撤回,到深交所排队超两年仍处于“已问询”,元创股份的IPO长跑尚未看到终点。诸多问题交织,让这家老牌企业的上市之路格外坎坷。即便五次更新材料、两轮回复问询买股怎么加杠杆,市场仍在等待元创股份给出一个更清晰的答案。